您好,欢迎来到北京风云际团建公司【官网】拓展训练界的团队企划专家!

贴心量身定制
团建主页 > 拓展新闻 > 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有感而发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有感而发

网站编辑:风云际团建公司 |发表时间:2019-07-31 08:35:14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有感而发咨询

 

5.有感而发


大家知道,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,每天都有新的知识、新的思想、新的观念、新的发现铺天盖地而来,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理会这些信息,因此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很多信息都是新鲜的。


但是,培训不是“科普”,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不是想讲什么就讲什么,不是什么“新鲜”就给学员讲什么,而是要有极强的针对性,要“有感而发”。


请务必注意,这个“感”不是培训师的感触,而是学员的感触,你要根据学员的感触而发。


请务必注意,这个不是培训师的意触, 南是学员的感触,休根据学员的感触而发。


在体验试培训中,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和项目,日的就是为了启发学员对工作和生活的联想。学员一旦获得了这种联想和感悟,就是他们关注最多、印象最深的那个点了,也只有根据学员的这个感触把话题股开,并深入地讨论下去才会令学员信服,才可能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。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有感而发


在我们做拓展训练的初期,有一次,一家大型中字头的国有企业来做拓展训练,因为都是中、高层管理者,所以,除了给他们做一些户外的项目体验,也给他们加了一些室内管理课程,目的是在体验的基础上更多地讨论分享学员感兴趣的问题,更加系统地提供理论知识。其中有一节课楚一位博士讲的,当时,博士好像还比较稀有,因此,当我们很多培训师听说是博士上课的时候都追星似的去听课了。在课上,他先是问了问学员做了些什么项目,项目做完之后的感受等简单的问题,接着就开讲了。在两个多小时的讲授中,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表扬与批评。为什么呢?因为在传统观念里,人们通常的做法是表扬他人,批评自己,但是,博士的新观念是表扬自己,批评他人",所以让我印象深刻。首先,常常有意无意地提醒大家去看环绕在他头顶上的博士光环”:说自己平时多么用功地读书,夸耀自己有不同寻常的记忆力,芸芸。按着开始批评学员,他端起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脸盆,里面有半盆水,开始往自己喝水的玻璃杯里倒,倒满了还在倒,水从杯子里溢出,流了一桌子。他还是不停地倒,直到把盆里的水倒干净,结果,一桌子的水。一地的水,前排学员的桌子上也积满了水。前排的学员不知他要干什么,又叫又嚷又躲,惊慌失措。博士很是得意,他的目的达到了,原来他要给学员讲空杯心态。大家知道,空杯心态在当时的培训界、知识界还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,意思是说人要谦虚,不要自满,否则就像已经装满水的杯子一样,再也装不下其他的水了,所以,要把自己的心放空,这样就可以接受新的知识和新观念了。


事实上,空杯心态有一定的道理,却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合讲的,因为它只适合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、不需要再学习新东西的人讲,对这样的人有触动,有一定的说服力。但是,对于已经自愿地坐到了课堂上的人来讲,就不一定适用了,因为既然人家已经坐到了这里,就是有想学点什么的愿望,因此培训师不能再要求学员有空杯心态,此时你再讲这个道理,会有学员产生逆反心理:你凭什么要强迫我们接受你的观点呢?噢,我们不同意你的观点就是我们自满?哪有这样的道理?此外,在培训过程中,空杯心态应该是学员自我约束的工具,而不是讲师约束学员的法宝。如果讲师这样要求学员的话,只能说明这个讲师肚子里没有,至少是缺乏自信的,因为他没有本事、没有办法让学员接受自己的知识或观点。


因此,就在博士得意地大讲空杯的时候,下面的学员发出了嘈杂的声音。博士似乎意识到了什么,从讲台后站起,不知从什么地方变出一个大瓷盘子,直径足有一尺多,托在右手上,雄赳赳得像哪吒他爹,所有的人都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他,不知道他又要玩什么花样。就在这时,他转身大步走向墙边,在距离墙壁一米多的地方停下,然后使出全身的力气,掷铁饼一般把盘子奋力向墙面上拍过去,的一声巨响,瓷盘子被摔得粉碎,白色的碎片如同梨花万朵在空中飞散,撞击的声音在教室里长久回荡,震得耳朵老半天还嗡嗡作响。由于事情发生得大突然,碎瓷片从最前边那个学员眼前飞过的时候,他甚至连眼都没有眨一下。利时间,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,所有人目瞪口呆了足有3分钟之久。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有感而发


博士看着木鸡般安静的学员,满意地坐下,开始了一个源自禅宗的故事,叫作“当头棒喝”。


下课后,我们送博士回家,在院子里碰上了这家企业的组织者,夜色中她一脸恼怒地“指责”博士的行为。博土无言以对,悻悻而归。


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,可是那个“梨花万朵在空中飞散”的画面总是时不时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(不知是不是遭到“棒喝”的结果),并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,其中之一就是,培训师一定要根据学员的感触和感悟来讲授,而不能厢情愿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。在我们这个知识爆炸、信息爆炸的时代,新的知识、新的理论就像钱塘江潮涌一样,一浪高过一浪地涌来,都是新鲜的、前沿的,可是在培训中只能有选择地讲,因为培训是有目标的。


比如、培训师指导一个学员做“断桥”这个项目,从实际情况出发,我们看一下这一过程:


这个学员走上断桥的时候,心里特别紧张,两条腿微微有点儿发抖,你鼓励他/她,他/她的心理压力减轻了,自信心在逐渐增强,站在断桥边沿犹豫了十几分钟,说了七八句“我不行”之后,终于跨过了断桥。回到你身边的时候,你发现他/她依然惊魂未定,你一边给他/她换安全绳,一边表扬和安慰他/她,他/她很感激地对你说了一句“谢谢教练”,就爬下了断桥。


那么,接下来是培训师带领学员分享和点评的时间,针对他/她跨过断桥这个简单的过程,你对他/她讲些什么呢?是讲迈克·波特的波士顿矩阵、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、杰.亨利的沟通密口、保罗、赫塞的情景领导、纳什均衡、信息不对称原理,还是三隅二不二的PM分析法?这些可都是管理学上非常著名的管理理论。但是,告诉你一句实话,根据我的经验,这些你都不能讲,因为这些理论再高深,再经典,都与学员跨过断桥没有关系。如果你对学员讲这些理论,就好比对饥饿的流浪汉讲“相对论”,无论你多么的循循善诱,可以把钟慢尺缩,时空弯曲”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,他都不会有兴趣的,他会问你,爱因斯坦真是个好人,他会不会给我两个馒头?


这是为什么?因为需求不同,马斯洛解释过的。


平心而论,博土讲的一些观点都对,表达很流畅,信息量也大,但是与大家体验拓展训练一些项目后的感触没有太大的关系,因此大家听的只是一个“新鲜”,丝毫没有达到引发学员深刻感悟,从而导致学员行为转变的培训目的。


我曾经在拓展训练的早期写过一篇文章《“学习抵触”对学员满意率的影响—如何提高评估效果的探讨》,现在当我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,感觉很是幼稚,因为“学习抵触”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诿过于人,把学员满意率低的结果归因于学员“抵触学习”,其实就是在推卸责任。因为没有人不愿意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,所以,当少数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生一些“抵触”行为的时候,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们抵触的决不是学习.面是没有用处的学习,他们抵触的不是培训师,面是那此不会“教”的培训师


那么,怎样才能知道学员的感悟是什么呢?其实很简单,在做完一个项日、活动、游戏之后,间向大家在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就可以知道了。并且,把每个人的感受归纳成一个调,然后逐一到在白板上,接着你只要在这个词上画一个圆圈,说“我和大家在这个方面有同感”,就可收尽情地展开了

因此,培训中的讲授一定要根据培调需求,根据学员的感悟,千万不要率性而为,想讲什么就讲什么,正像是古人“公输削鹊”的故事,“利于人谓之巧,不利于人谓之抽”。更不要因为学员有了一些“抵触”而归因于学员素质低,听不懂。


6.“实战演练”原则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有感而发


在某些培训需求下,培训师需要系统而有条理地展开讲授的时候,会把绝大多数要点在一个项目里阐述清楚,当再有同类型的项目时,可以把前面讲过的要点在下个项目里进行实战演练,看看学员们是否领会了道理和观念,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如果不是,分析一下原因,新的问题是什么?如何来解决?总之,是从检验学员学习成果的角度进行回顾,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概念。比如,团队合作项目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计划性。在第一个团队合作的项日里,你发现学员们在解决难题的时候缺乏计划性,因此在回顾的过程中你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,并介绍了做计划的方法,比如,PDCA的方法,群体决策的一些方法。在下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中,尽管大家有了做计划的意识,也尝试着PDCA一下,可刚刚开始P(plan)的时候就进行不下去,因为要做一个计划,需要大家商量讨论,以便得出一个多数人认为可行的计划,而大家却吵成一片,很长时间不能统一意见。当时间越来越少的时候,不得已采用个别人的主张,由于不是统一意志,造成执行力疲软,项目还是没有完成。你在带领大家反思的过程中,发现了两个新问题。首先是沟通的问题,尤其是缺乏聆听的心态,因为大家都积极地贡献思想,难免有观点的冲突和碰撞,可是每个人都想坚持自己的意惫见,听不进他人的意见,于是七嘴八舌、乱乱哄哄的场面就出现了。出现这个问题有团队成员的原因,但最根本的是leader 的原因,因为此时leader缺乏组织协调和控制局面的能力。因此,凡是在决策过程中出现混乱的局面,一定是这个团队的leader缺乏领导力,在决策的过程中,由于参与决策的成员的个性和其他的原因,常有一些妨碍正确决策产生的个体行为,但是,只要leader称职,懂得如何控制局面,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那些妨碍行为的产生和引起的破坏。那么,都有些什么样的妨碍行为? leader怎样做才算称职呢?请大家参看前面盲人方阵的项目回顾。


7.注意与学员的文化对等


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员的文化对等,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讲法,否则在文化不同的情况下,有些学员就接受不了了。


一次,应邀在清华大学给一个企业家班的学员讲领导力,说到中层管理者的时候,引用了一位专家的一句话,“老板总是对的”。其实这句话在我们国内这种社会环境里是很容易理解的,所以绝大多数学员心领神会,点头称是,因为从积极的一面看、老板即使没有做对,你有责任指出,帮助他改正,他就做对了。从消极一面来讲,你担心提出反面意见后,会遭到打击报复,所以,为了明哲保身,即使有好想法也不说出来,一定是你错了,结果此时老板又“对”了,所以,“老板总是对的。"我们讲的是一.种现实存在的状况。并由此引出中层管理者应有的管理智慧,要求中层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有责任感,特别是在发现老板的决策有向题的时候,要敢于提出来,并且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要在恰当的时间、场合使用正确的沟通方式。因为还是那句话,“人无完人”,老板也是人,也有面子,也需要被尊重,有时候也有挺强的虚荣心。因此,我们发现,凡是出现了被打击报复的情况,一定是在老板感觉受到了伤害的时候,没有伤害,何来报复,所以,我们的结论是,作为中层管理者,你不能要求你的老板应该是什么样的人,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已该怎样做。当时这个班里有一位英国籍的香港人,看到了 PPT中有这样一条的时候,就发表了他的不同意见,他认为从他的工作经历看,他的老板都是喜欢员工提出不同意见的,老师你说得不对。


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,因为这种事情在他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,也根本不需要用管理智慧来解决。而我的这种表达会给人一种很消极的感觉,好像所有的老板都是专橫跋扈、不讲道理似的。如果没有过那种亲身经历的人,或是没有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里待过的人,的确是很难接受这种说法的。所以,以后在讲课时,我都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学员争议的观点,避不开的就从正面、积极的角度来表达。


转载需授权:https://www.bjtuanjian.cn/news/1099.html

上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启发中的讲授 下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拓展训练目前的问题

浏览该文章的用户也阅读了以下文章:

[向上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