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北京风云际团建公司【官网】拓展训练界的团队企划专家!

贴心量身定制
团建主页 > 拓展新闻 > 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催化的技巧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催化的技巧

网站编辑:风云际团建公司 |发表时间:2019-07-29 14:26:56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催化的技巧咨询


1.什么是催化?


 “催化是利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一种工艺。许多化学工业要利用催化作用来获得需要的反应速度。催化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,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会被消耗,但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度,许多没有催化剂而不能发生的反应,在加入催化剂后则能迅速反应。”(摘自《维基百科》)


西方现代培训引入“催化”这个概念,是因为现代成人培训的过程类似于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,培训前的学员是某一种化学成分,培训师有目的地加入低化剂(知识,技能、观念)后,学员迅速反应成了一种新的化学成分或状态。因此,把培训的过程叫作“催化”是一个形象的比哈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代培训如火如茶的西方经常把培训师称作Facihtam (促进着),面不是Teacher (教师)Thimner (培训师)的主要原阅。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催化的技巧


比如,被誉为20世纪6080年代最有形响力的人格心理学家罗杰斯 (美国)认为,“教师”一词是不恰当的,因为这字眼本身就略示看向学生头脑中灌输知识。他指出,要想达到培养一代新人之目的,最好是用促进者”(Eacilitator)取而代之。因为这一字眼立足干造成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气氛。他提出,一个好的“促进者”必须具备四种特质:信任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:2诚实:表里如一,真诚待人:图莓重他人:重视学生的经验、情感和意见:@同情心: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,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,给学生以非条件积极关注。


2.为什么要催化


我们来做个比喻,教育界流行着一句话:要想给学生一杯水,老师要有一桶水。意思是说,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贮藏,无论你一锄头抡到哪儿,都有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。如果我们可以把师生的关系说成是供求关系的话,那么这种供求关系一定是“供”要大大地过于“求”。但是,不是每个学生在你面前都嗷嗷待哺,他们每天有了鸡鸭鱼肉照样茁壮成长,因此要想把知识转移到他们身上,你必须要有点儿办法才行。假设你就是那一大桶水(老师),而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像是汽水瓶(肚大口小),可以想象一下,当你拎着满满一大桶水往瓶子里倒的时候,能倒进去多少呢?可能十之八九都倒在地上了。你要想让这十之八九都灌进瓶子里,必须使用一个工具一漏斗一才有可能。如果把“一桶水”看作你要教授的知识或技能,把瓶子看作学员,那么漏斗就是催化的技能,教和授的技能,是你把知识、技能有效转移到瓶子里必备的工具。  


尤其是培训!


因为“学员”和“学生”有很大的不同。一个人在学生时代(不包括硕、博和博士后那种成人学生)如同一张白纸,他/她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接受,因此你教他/她什么,他/她就接受什么,你影响他/她什么,他就效仿什么。你的大脑里一定还有这样的画面:当你带着孩子闲走时吐了一口痰,孩子马上会有根据地批评我们老师说,不许随地吐痰!”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,老师总是对的!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催化的技巧


学员则不同了,当他/她告别了美丽和单纯的学生时代,步人社会,面对着万花筒一般色彩斑斓的现实社会,他/她会惊奇地发现:哇噻!社会怎么是这个样子?怎么跟我们在学校里想的都不一样呢?于是,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社会的教科书上寻找答案,后来,见得多了,听得多了,预期的和现实的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,便开始逐渐地修正和改变自己,然后就形成了对人、对事物、对社会的新的认识、新的世界观、新的价值判断,并开始用这些新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行为,就像经过太上老君炼丹炉(社会)里七七四十九天的煅烧,已是似猴非猴,白马非马了。因此老师的话不再是真理了,如果这个时候培训老师对学员们说:“不许随地吐痰!”那么,就一定有很多学员会argu的。(下面是有可能出现的场面)甲严肃地指出:“老师,那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,如果病人不吐就会有生命危险也不吐吗?”乙把手掌做刀状伸向前方,放在假想的颈项上(很可能就是老师的)说:“就是啊,老师,如果被胁迫,刀架在脖子上非让你吐呢?”丙也提出问题:“师傅,不,老师(从车间出来的,叫惯了)那要看你的奖罚机制是怎样设计的。”丁摇了摇头:“烙使,南们那旮儿,哪儿哪儿都歇装甲底儿,南们碎地儿关了,嫩嚷南们慢儿慢儿该,兴马?”老师愣了一下,没听懂,赶紧有“外语”特好的同学把这段来自北方的方言给翻译成标准普通话:“老师,我们那个地方,到处都是庄稼地,我们随地 (吐痰)习惯了,你让我们慢慢改,好不好?” 老师听了胸腔开始胀气,58秒后有点儿赌气地说:“那你们就吐吧。” 话音未落,只见一飒爽英姿之女同学腾地从课桌后蹦出,银铃般的声音响起:“老师,你明明说得有理,你不坚持,怎么助长他们的歪风邪气?你的原则性何在?”坐在她旁边的一位风姿绰约,很有官员气质的大姐(很可能是女副市长)也开始帮腔,语重心长地补充:“就是啊,禁止吐痰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,关系到国家形象,2008年是奥运年,到时候让老外怎么看我们啊?”老师又愣了一下,然后,试探着说:“那就不吐?”


演绎了一段培训师和学员之间发生的故事,纯属虚构,只想形象地说明学员和学生的本质区别在哪里。


这个区别在于,已是成人的学员已经有了一杆衡量世界的标尺,而学生还没有。


因此,当你面对的是一张张光怪陆离,如同毕加索在偏头痛时抽象出来的那样的“纸”(阅历、经验丰富且各异的学员们)的时候,你就不能再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他们了,不能用你在学生时代耳满目染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来教你的学生了。因为你讲的每一个观点,甚至每一句话,他们都在用隐形于丹田的那把尺子进行对比和衡量,符合这个尺寸的,放行通过,我接受,不符合这个足寸的,对不起,你说得不对,我不接受


  
但是,我们必须明确指出,他们那把衡量世界的尺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,否则,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培训这个行业!我们常常看到,人总是在犯错误,即使是很伟大的人也会犯错误,就是因为他们在透过这个并不完美的东西看世界的时候常常发生“视觉偏”,稍不留神就把长的看成短的,把黑的看成白的,从而导致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后果。这有两个原因:其一,他们是在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里铸成的这把尺子,在这个环境里无比正确,但是用这把尺子去衡量其他环境的东西就不一定正确了,因此不能以点带面,以偏盖全,以独特性作为普遍性。其二,是因为社会的多变性。时代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在不断更迭着人们对某个事物的评价系统,旧的评价系统在新的社会里不再适用,过去的人们可能用“大概”“几乎” “差不多”就能混过的去事情,在今天,你要不计算到纳米的1/10,可能都过不去。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催化的技巧


但问题是,大多数人的这把尺子一旦形成,便根深蒂固,很难改变,这也就是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不听劝谏,一意孤行,最终铸成大错的主要原因。


那么,在培训中怎样才能纠正他们的视觉偏差,调整他们看问题的尺度,从而达到避免错误发生的目的呢?


除此之外,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些显著特性,比如,追求功利实用,心理抵制教育,缺乏耐心听讲,关注第一印象,抗拒批评纠错,崇尚自由自在,愿意参与活动,喜欢思考领悟,等等。那么,如何利用学员这些学习上的特性来获得最佳培训效果呢?


催化技巧的熟练运用是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!


在培训过程中,有些什么样的催化技巧?如何来应用呢?


如果我们把一次培训看成一个过程,基本上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,它们分别是进入期、主题期、收尾期。这三个阶段都需要用到催化的技巧,而主题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,能不能把倒进瓶子里,关键在这个阶段,其他个阶段也会用到催化的技巧,但相对来说会少点。下面给大家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。



转载需授权:https://www.bjtuanjian.cn/news/1090.html

上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培训师的应变能力 下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-进入期的催化

浏览该文章的用户也阅读了以下文章:

[向上]